中原观察 | 在大保护大治理中展现黄河新气象 河南日报网-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赵志疆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滋养了75万多平方公里土地,构成了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如同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源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黄河,正是孕育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母亲河。
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为开好这次座谈会,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东营市的黄河入海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黄河原蓄滞洪区居民迁建社区等,实地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将关切的目光投向中华母亲河,沿黄九省区都留下了他的考察足迹。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是大国领袖的殷殷嘱托;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这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原则。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保护和发展,是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两个关键词。10月8日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鲜明指出,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最大的问题是生态脆弱,最大的威胁是洪水,最大的短板是高质量发展不充分,最大的弱项是民生发展不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沿黄九省区应该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一盘棋”的大局中擘画了黄河保护和发展的新蓝图,牢记领袖嘱托,肩负光荣使命,实现协调发展,迈向共同富裕,河南迅速着手破题。
10月20日,继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后,河南第三家省实验室——黄河实验室,在郑州正式揭牌。让母亲河成为体质健康的生态河,就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以科技力量统筹治沙治水治城,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为此,黄河实验室将聚焦5大科学任务: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工程安全与风险防控、流域区域高质量发展;建设5大技术平台: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平台、流域水沙调控试验平台、水资源配置和精细调度平台、水工程安全试验平台、流域数字空间技术平台。
沿黄河开发建设必须守住生态保护这条红线,必须严守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用强有力的约束提高发展质量效益。自2020年9月1日起,省高院将省内黄河流域44个县、市、区和7个开发区的环境资源案件交由郑州铁路两级法院集中管辖,并定期向行政机关发布“季度环境审判通报”。近日,省高院出台《关于服务保障〈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实施的意见》,为深入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和有力的司法保障。
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科技是引擎,法治是保障,合作是关键。今年5月,河南省和山东省共同签订了《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10月22日,豫鲁两省发展改革委签署毗邻地区共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牵手协作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以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为重点,豫鲁合作将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共同打造中东部地区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合作发展示范区。
“十四五”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抓好重大任务贯彻落实,力争尽快见到新气象。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过程中,以法治实施保护,以科技赋能发展,以合作谋求共赢,我们就一定能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奏响更加出彩的河南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