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更好的“普罗理想国” 河南日报网-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在这个时代,用心才是唯一的技巧。在不确定性事件频发的时代,穿越周期的长期主义才是唯一的大盘之道。
所谓长期主义的大盘之道,不仅有“与时间为友”的沉着,也依赖真诚的发心与坚强的韧性,以长期的确定性对抗今天的不确定性,以超前十年的蓝图,撑起一把穿越周期的保护伞,当然,更需要让理想照进现实的底气与实力。
2021年的普罗理想国,面对宏观形势的变化与局部灾害的困扰,始终不变和迭代进步的是成为“中国宜居社区标杆”的愿景,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全新的认知和举措。这一年,我们比普罗中国18年历程中的任何时刻,都更冷静和坚定:成为更好的理想国。
纵观全国范围内的综合大盘与理想住区,无一不在今天的特定环境下,以引领者的果敢与魄力,思考一个关乎所有人的命题:何为理想生活?
当国内的房地产发展进入下半场,生活方式深入和细分才刚刚拉开帷幕。众多地产开发者,已经明确地将自己更名为“生活方式提案者”,以一种更立体、全面的立场与视角,去关注居住者的真实需求,房地产进入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
普罗理想国西川
2021年的普罗理想国,沉淀普罗中国18年理想住区开发丰富的经验与系统策略,持续创造出脱离随大流的独立叙事,怀揣着审慎与浪漫,与业主同行,为理想生活的营造方式提供了最新版本的注脚。
这样的营造,关乎自然生态、生活配套、文化建设、学养氛围与社群建设,更关乎以“我们的理想国”为题的共建共生。普罗理想国,是建筑空间的集成,是生活方式的集结,更是人的集合。
以下是我们关于“何为理想生活”的最新答卷:
住区的韧性
以生态发展观为基础的社区硬件建设
当环境变化甚至自然灾害离我们越来越近,尤其在2021年疫情与暴雨的双重考验下,每一位生活在郑州的人都能感受到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
这个时候再去审视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住区与硬件建设,才明白亟需思考与建设的,不是那些看得见的光鲜,而是那些看不见的努力。
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住区,必须具备超强的韧性,才能成为理想生活的安身立命之所。
普罗理想国中央公园
占地6000多亩的普罗理想国,自规划之初即明确树立生态发展观,从中央公园到西川北岛,从绿树成荫的新城市主义发展方案到以国际标准打造的海绵城市系统,我们希望人与植物、动物、土壤、水源、建筑等和谐共处。
普罗理想国里良好的生态环境
让人、自然、建筑和谐相处
生态建设需要时间的回馈,普罗理想国引以为傲的西川生态圈,逐年吸引越来越多的白鹭等野生动物季节性栖息。西川长期坚持水体养护及河道生态系统的培育,逐步形成生态闭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川生态圈
普罗理想国拥有雨水花园、西川生态河流等进行自然调节的模块,以及遵循国际标准建设的“海绵城市”系统,在今年郑州的暴雨期间,凸显出韧性城市的优势。
普罗理想国社区建设初期资料
雨中的“海绵城市”
我们正在研究环保低碳社区的课题,将以更超前的理念实现人居环境及宜居社区建设的愿景。
值得探索的新场景
丰满日常的生活方式空间
住区绝不只有居住功能,从最初践行新城市主义的规划理念,到不断塑造的可步行社区( walkable community ) 、多样化( diverse ) 、人的尺度 ( human scale )等细分课题,我们在居住者走出家门后的15分钟步行范围内,提供了值得探索的生活方式新场景。
社区中的生活场景多元化
一个空间,承载着一种生活方式。颇受欢迎的面包店禾之初的主理人说:“归属感就是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禾之初与它所服务的理想国居民之间正是如此。”清晨,拿着现烤的面包,沿着西川的河道行走,当这样的生活细节越来越多,理想生活的面目就会清晰可见。
使社区生活不断“升温”的禾之初面包店
2021年的普罗理想国在既有基础上,为我们带来了众多具有探索价值的生活方式空间——8月,杉杉奥特莱斯二期正式开始运营,为愈发注重消费的多元、品质、高效以及场景体验的消费者们带来了家门口的商圈体验。
社区内不仅有ucc洗衣店、克莉斯多花园、丹尼斯全日鲜等能够提供日常生活便利服务的小店,还有art-one 美容·美发这样能够焕活人们精致生活追求的新空间。
green 1绿意咖啡、禾之初面包店等广受欢迎的餐饮品牌也入驻普罗理想国,持续给社区带来温度。
为社区提供“轻食”的green 1绿意咖啡
以及为孩子们提供钢琴培训的音妙盒子、普罗理想国第一家提供早餐的社区食堂——稻草人食堂(西5苑)均成为社区生活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营造社区公共空间的同时,普罗理想国也一直提倡并践行健康的生活主张,兼具功能性与体验感的稻草人农场即是最好的例证。
今天,当你打开一张普罗理想国的生活方式地图,能感受到的是活色生香的居住场景,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普罗理想国地图插画,窗外西餐厅、北岛烤肉、拾岁火锅、川上川菜馆等已成为人气颇高的消费空间
空间成为场景的关键在于人的参与。我们与邻里共创的活动也空前活跃,3月的“春见西川·樱花生活季”串联艺术、展映、沙龙、音乐、文学、戏剧、舞蹈等形式,展现邻里互动与春日户外的美好。几乎每个周末,都能在普罗理想国的各类空间中看见大大小小的工作坊、分享会、市集等。
可沿袭的情感仪式
让理想得以传递的社区节日
节日赋予社区生活的仪式感,传递着邻里间的共同话题:从五一“理想go!!户外运动季”、六月“理想国的夏夜”、中秋“游月会”、国庆“树荫下的野餐”,到年末岁初的“普罗新愿会”……每一场公共节日都成了社区情感得以延续和叠加的关键记忆点。
当孩子们在这样的社区里长大,或许他们对社区氛围与邻里关系的认知,不再是我们曾经历过的那种足不出户与漠不关心。
五一期间的“理想go!!户外运动季”以有氧运动为线索,当中包含亲子马拉松、亲子游戏、户外极限运动挑战、肯道尔户外电影等,给社区注入运动精神。
五一「理想go!!户外运动季」
“理想国的夏夜”这个持续多年的节日在今年以“晚风派对”为主题,持续激发社区夜晚的活力,让乐队、舞蹈、美食伴随星空,带来具有品质感的夜间娱乐。
在普罗理想国的夜晚
中秋“游月会”,让节令特色的系列活动加深“团圆”与“家庭合睦”的意义,将现代新型生活方式与传统节俗相叠加,有助于人们一面保存民族的文化记忆,一面获得不平凡的节日享受。
国庆“树荫下的野餐”把微度假的生活方式推进到家门口,成为后疫情时期具有引领性的公共生活场景。还有每年的“普罗新愿会”让辞旧迎新变得更具仪式感,人们对于年份的回望与期待,都在这场新愿会中无比清晰,寄托情感与希望。
这一年来不断呈现的节日氛围,其产生的影响往往能超越时间、空间的范畴,促进人们形成价值认同,沉淀一个社区的精神力量。
邻里共建共生共振
重塑邻里关系与社区营造
你的朋友中,有多少位是邻居?或许这个答案,决定着你社区生活的品质。今天的人们为何对“故乡”重新燃起难以名状的情结,正是因为在遥远的故乡,我们的邻居,大多是朋友。
这大概就是一个良好社区能赋予我们的力量。
普罗理想国艺术文化中心
这也是普罗理想国的工作重点,居住者才是这里的主角。“两户为邻,百户成里”,2021年我们正式成立的理想生活公社,以九个社群的建立为始,在邻里之间发起“我想这样生活”的话题,来自不同领域的解读让彼此破除狭隘,建立交流与共创。
「我想这样生活」持续更新中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身处社区的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定义着这个时代的“新生活主张”,实现了黏性、可持续的社区运转体系。
在理想生活公社,不同年龄、性格、领域的人们在这里共同探讨“何为理想生活”,当普罗理想国的业主在采访中以“于此安家”为题,热情分享着对生活的感悟与选择,令人振奋。
视频(「于此安家」)
来自“理想生活研究员集结日”的kol,从不同细分领域带来关于理想生活的真知灼见,更是直接参与到普罗理想国的建设之中。
「理想生活研究员集结日」
9月,关于“过来人”的普罗理想国出街广告在朋友圈引发了空前热烈的互动,我们与业主共同举办了一场分享会,大家共聚一堂,围绕着“谁的理想国?”展开讨论。
“普罗理想国作为一群人的精神家园,善于呈现业主们作为共建者的看法。”参与分享会的业主说道。
一个良性社区的基础就是社群运营,与业主共建成为我们的一项基本的工作方法。
此外,至2021年已成立十周年的普罗物业,长期脚踏实地提供优质服务,也成为社区邻里最好的守护与基础支撑。
普罗物业
终身学习的成长体系
文化建设与全龄成长体系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高阶需求,越来越多人追求一种有价值感的生活。要实现这一需求,首先需要的是不断学习与进阶,而普罗理想国正在建设出一种重视终身学习(life learning)的全龄成长体系。
随着终身学习理论的发展与深化,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被鼓励学习;随着“学习型社区”“社区教育”的出现,在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家校共育”之外,将更进一步为所有人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一八学校(理想国校区)
首先在基础教育方面,2021年9月,一八学校(理想国校区)正式开学,具有引领性的十五年一贯制教育体系逐步完整落地,我们期待这所“敢让学生快乐的学校”,塑造出人格独立、品格坚毅的新一代。
学生们在环境怡人的社区里,背着书包步行上学,父辈儿时的生活体验终于在此刻得以重现。
除此之外,普罗理想国还通过社区教育,通过儿童戏剧节、童谣音乐会、理想少年营等一系列活动,给孩子们送上在学校课堂之外的成长礼。
而走向更为广义的“成长”概念中,“终身学习”也在普罗理想国的社区中稳步践行。立足于研讨“亲密关系”的《靠近你》作者见面会上,社区的伙伴与心理讲师共同探讨何为有效的亲子关系。
在面对“生活即最好的选题”时,普罗理想国与中国最大的创意写作社群——非虚构写作平台三明治一同推出“写作工坊”,参与其中的业主拥有不同背景,用写作和故事彼此认识、互相学习、传递力量。
我们与国内最大家庭摄影学习与社交平台家庭日记合作展出的“家庭日记·陪伴”家庭摄影展则带普罗理想国的人们看见了家庭摄影背后的故事。家庭纪实摄影,正是鼓励成年人开始学会记录与创作的方法之一。
「家庭日记·陪伴」家庭摄影展
同时,普罗理想国还在今年推出系列刊物“理想誌”,书以言志,既是理想的言传,也是记录我们生活的地方志。未来,“理想誌”将逐步成为一本由业主参与和主导的理想生活之书。
目前已发布的「理想誌」系列:vol.1《教育这件事儿》/ vol.2《今天怎么吃?》/ vol.3《20000平方米!家门口的运动公园》
对于注重社区学养的大盘而言,塑造“终身学习的成长体系”源自普罗一种坚固的传统价值,而这恰恰是我们幼年时接受的教育中最有意义的部分:“节制有礼、求真务实、勇于担当、重情重义、敏学深思”。
文化自信与城市发声
持续创造代表城市发声的内容与事件
一个宜居社区的发展,离不开对所在城市的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塑造,这样的工作不妨从一场规模空前的展览开始。
年初盛况空前的“吴为山雕塑展”之后,集合了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等17位大家真迹作品的“世纪丹青——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展”继而亮相,即将在元旦呈现的“郑州档案:从基础空间驶向理想城市”摄影展,更是首次以影像艺术现场的方式解读这座城市的变迁史。
「郑州档案:从基础空间驶向理想城市」摄影展将于元旦开展
3月,我们与国家地理的观察家“星球研究所”合作,以全新视角书写郑州,将目光聚焦在“一万年的新城”。
9月,我们与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人文刊物“三联生活周刊”合作,在暴雨与疫情之后,开展题为“更新郑州——创伤之后,城市如何重构理想生活?”的思想聚会,在郑州探讨城市的发展与理想生活的定义。
与理想生活研究员朱毁毁合作的城市观察类内容
郑州·二七纪念塔,©朱毁毁
普罗理想国×三联生活周刊 思想聚会现场
正如我们所见,社区承载着当下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生活的期待。面对更高的要求,一个宜居社区不仅是在回应需求,更是不断探向未知,成为一个包容讨论、施展实践的地方。
普罗理想国艺术文化中心
此刻的我们,站在物质富足的时代,却也身处一个矛盾不安与撕裂感最为强烈的分叉口。普罗18年最大的价值,也许就是营造了一种珍贵的小环境,在这里,一些传统而质朴的价值观尚未失效。
我们坚定地相信,普罗理想国不仅是某种生活方式的发声者,更是一个人群的聚集。这群人选择用长达十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去给时代交一份礼物,去为那些依然在追问生活意义的人,创造一个新的故乡。
2021年末,也许是最重要的一句话:在成为“更好的理想国”之际,期待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