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智能工厂里,90后张云鹏正在用机器人造机器人。
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青年劳动者鼓足干劲,以奋斗彰显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这些青年劳动者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网友说,新时代,广大青年更要摈弃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贪图享乐的思想,将知识、技术、工艺、创新结合在一起,具备“精”与“专”的工匠精神,通过诚实劳动获得社会尊重,进而实现梦想,改变命运,彰显力量。
给古字画“洗澡”的80后:每日如履薄冰
惨不忍睹的古字画残片,放水里洗洗搓搓,拼拼对对,然后缝补、全色、装裱……你在展厅里看到焕然一新的书画作品时,李耀华和同事可能已为之忙了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今,河南干这行的不超过20人,32岁的李耀华是为数不多的“80后”。
5月3日11时,河南博物院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中心纸质文物研究室,李耀华盯着墙上一幅两米高的画发呆,这是清代画家宪曾临摹五代画家巨然的一幅山水图。
约在一周前,李耀华和同事修复了这幅画作。覆于墙上,是为了将画心正平——按北方修复技法,正平时画面朝里画背朝外以防外温干燥致画面崩裂,这次李耀华尝试使用苏派技法把里外颠倒一下,但前提是得做好控湿控温工作——这让他操了不少心。
2010年,从吉林艺术学院古画修复与鉴定专业毕业的李耀华考入河南博物院,成了为古字画“洗澡”的5名“厨师”之一,开始了纸质文物的修复之路。
“工作7年,修复拓片二三十件,书画作品20多件。成天和这些文物打交道,真是如履薄冰。”李耀华说,文物修复是个需要极大耐心的活儿,他天天泡在办公室,到现在都没时间找女朋友。
90后玩起“高大上”:用机器人造机器人
5月3日,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记者见到现在的青年人开始玩起了“高大上”——用机器人造机器人。
只见几名学生在机器人旁边的一个控制器上一阵“捣鼓”,然后就钻进一个房间。偌大的生产车间,几乎不见人影。不一会儿,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开始运作起来,而这些机器人正在制造的还是机器人。
张云鹏,该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大三的一名学生。谈起机器人的生产过程,他如数家珍。他说,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它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agv属于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范畴。)从智能仓库里取出原料,并运送到加工单元,在这里生产出机器人零部件,agv再把零部件送到智能仓库。检测单元的agv再对智能仓库里的零部件进行在线检测,将不良品进行分离。
据了解,在该校像张云鹏这样能够在智能工厂熟练操作的学生不在少数。“检测合格的零部件将被输送到装配区,实现六轴机器人自动装配任务,这在全国尚属首家。”
网聚观点:精心琢磨别辜负青春年华
大河网网友“十年”:年轻人意气风发,壮志豪迈,但不要眼高手低。劳动是一砖一瓦干出来的,不是靠嘴皮子说出来的。青年劳动者们,别辜负了青春年华!
@悠悠:青年要当好劳动者,成为“大工匠”,一方面要打造自身的过硬本领,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观念的转变。
让创新创造点燃青春梦想
大河网网友“小兔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背景下,青年一代更应充分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激情,用创新来点燃独具时代特色的青春梦想。
@小斐宝贝:社会进步,需要青年人身上那股干事创业的激情。每一个青年人,都不能辜负青春年华,每一家企事业单位,都要善用这种创新力量。
专家观点:让青年在劳动中体验幸福感
“劳动是青年成就梦想、奉献社会的必经之路。”5月4日,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院长高中建接受采访时说。
高中建说,青年时期是树立劳动幸福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青年应形成对劳动的正确认识,平等看待一切形式的劳动,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在劳动创造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体验幸福感。“当前,小到作业论文抄袭,大到盗窃抢劫,都是不劳而获的现实表现,这是青年人应该唾弃和鄙视的。”
高中建认为,青年应培养和树立四种观念。一是奉献社会、忠于祖国的劳动精神。要建立新型的与社会主义核心社会价值体系相符的劳动精神,深入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青年劳动观的基石。二是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劳动观念。新时期,青年要克服马马虎虎、今朝有酒今朝醉、得过且过的思想,重新阐释工匠精神、北大荒精神、人民解放军的革命精神等深刻含义。这是青年劳动观的特色。三是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的劳动品格。青年要有自强自立,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贪图享乐、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这是青年劳动观的核心。四是立足现实、攻坚克难的劳动信念。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无论是普通岗位,还是重要部门,只要对社会做出了贡献,就是高尚的、值得尊重的。这是青年劳动观的终极目标。 (张培君尚国傲许会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