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南日报-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

  □本报记者 王小萍 成利军 
     
         就业路上练就一双慧眼

      济源市王屋镇和沟村农民侯广,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外出务工,先后在郑州、巩义等地从事过厨师、建筑、煤炭、运输等工作。几年闯荡下来,钱虽然挣得不多,但却成就了一身技术和一双善于捕捉商机的眼睛。2007年,不愿安于现状的他毅然辞职回乡创业,在王屋山风景区开了家饭店,自己当起了老板。

      在王屋山的山沟荒坡丛林里,生长着很多野葡萄。这些野葡萄不仅结得稠,一嘟噜一嘟噜如珍珠玛瑙般闪着黑光,而且酸的可口,甜的可心。在很多人眼里,这些野葡萄就是一种普通的野果,仅止于好玩尝鲜,但在侯广的眼里,它却是满山的财富。

      侯广在经营饭店时发现,当地不少群众有将山上采来的野葡萄酿酒供自家饮用的习俗。如果发展成商品,岂不是很好的商机?有了这个发现,侯广也开始尝试着自酿野葡萄酒。他将酿好的野葡萄酒放到自家饭店里,凡是就餐的客人都可以免费品尝。美好的口感加上良好的服务,很快就受到了客人的欢迎。虽然包装粗陋,价格不菲,但依然赢得了城里游客的青睐。随着销量的慢慢增加,野葡萄酒逐渐开始供不应求,侯广就想着扩大生产规模。

      酿造甜蜜事业

      俗话说“七分原料、三分工艺”,这是酿造葡萄酒的诀窍。侯广认为,要想把野葡萄酒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得有先进的葡萄酒酿造储存技术和调制工艺。但是,这些都成了他创业路上的拦路虎。

      善于学习的侯广就经常向前来就餐的客人请教,适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几位教授在济源考察,发现用野葡萄酿造出来的酒味道非常好,便将济源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每年野葡萄成熟时节,师生们就来到王屋山,和侯广一起研发、酿造野葡萄酒。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前年的世界葡萄酒大会上,一位学生向大会推介我们共同研发生产的野葡萄酒时,受到了不少外宾的赞扬!参加陕西省农业博览会时还得了个一等奖呢!”这时,凭借着饭店和酿造销售野生葡萄酒,侯广的年收入已经接近了7位数字。他收购野葡萄的范围已从最初的济源王屋山区扩大到了南阳的伏牛山区、山西省晋城市的太行山区和运城市的中条山区。每到金秋时节,采摘野葡萄已成了山区不少农民的第二职业。

      为了步入正规化的生产营销轨道,2015年侯广为它的野葡萄酒注册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商标名字——玉真红。“这个名字由唐朝玉真公主在王屋山修道的故事而来,这样可以让消费者在品酒的过程中慢慢品味王屋山,品味盛唐。”侯广说。

      甜蜜背后多艰辛

      在别人看来,侯广挣着钱了,已经事业有成了。但是谈起自己的创业艰辛,侯广叹了一口气:“不容易呀,困难多着呢!”

      一是技术。现在纯野生的葡萄已难以满足需要。由于野葡萄是雌雄异株,人工移植难度极大。经过五六年里无数次的试验摸索,虽然攻克了不少难关,但依然有很多关键技术难以克服。“请外面的专家成本太高,非常渴望本地的农业技术部门和专家能提供些帮助和指导。”

      二是土地。因市场需要扩大种植规模,但是现在已基本上无荒山可包,即使有个别荒坡看起来哪怕是寸草不生,但都是有主的山。无奈之中,侯广只好东种一片,西种一片,他的野葡萄种植基地分别分布于轵城镇南岭地区、邵原镇的太行山区和思礼镇的九里沟。地块分散,往来奔波之中,无形中增大了很多劳动成本。

      三是贷款。谈起未来的发展,侯广准备以野葡萄酒产业为周边农民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一个集野葡萄酒生产、经营、储藏、鉴赏、观光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酒庄文化综合体。目前,这个预计投入近亿元的葡萄酒庄正在施工中。“现在借钱不好借,只好寻求银行帮助。可人家只同意贷给5万元。可就这5万元,最终人家也没有贷给我,说是不看好我的项目,唉!”侯广叹了一口气。

      四是政策。“你看现在种植大棚蔬菜的、薄皮核桃的,养猪、养牛的,很多都有政府的各种补助和奖励政策,可俺们这块啥也没有。”

      五是“打包”。侯广有一个想法,他希望王屋山景区在进行营销宣传的时候,能将自己的主题酒庄和地下酒窖作为景区内的一部分进行同步宣传,这样既可以增加景区的内容含量,也可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六是手续。由于自己的野葡萄酒还没有拿到食品生产许可证,导致一直无法投入正规的生产。“办理证件的相关手续太繁琐,时间又太长,环节太多,需要审批的部门也太多,到现在仍没有办下来。”

      侯广还有一个想法是,希望政府部门在参加一些农业和食品方面的展览会、博览会时,能将自己的野葡萄酒也考虑进去,既可以为自己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同时也为济源市增加了一些具有文化含量和地方特色的农产品。⑦3

      ▶▶编后

      能否让甜蜜之后无艰辛

      创新、创业,是“十三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之一。济源市王屋镇和沟村农民侯广凭借打工时练就的慧眼,敏锐地发现了野葡萄酒商机,在有关科技人员的帮助下,创出了自己的牌子。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他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从技术到政策,再到融资,无一是侯广个人能够解决的。类似侯广这样的农民面临的困难,政府有关部门不是不能解决,也不是没有能力协调,关键在于我们的政府部门是不是了解这些创业的农民真正面临的困难和需要得到的帮助,是不是真心实意地在为他们解决困难。

      因此,希望我们的一些政府相关机构和部门,能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能够尽量早的发现这些需要政府在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帮助的典型,灵活运用政策,该补则补,该扶则扶。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化地调动人民群众的创业积极性,为我们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让创业者们在酿造甜蜜之后,没有那么多的艰辛。